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欢迎登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信息网 咨询电话010-53518781-8003
农经所内部期刊下载
服务信息
联系我们

关于区域城乡一体化的探索


作者:qdq 来源: 日期:2016-3-14 14:52:02 人气: 标签:

 

 关于区域城乡一体化的探索

 

孙万鹏

 

 

    一体化,是社会经济发展“言眇而趋深”的方向,然而,在我国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长期以来,城乡之间被一道无形的“峻宇雕墙”所隔离,形成了二元经济结构。近年来,以现代化为目标的城乡一体化正在“昂昂逸骥”,逐日推进。

 

一、关于城乡一体化的概念

    一体化,指在一定区域内,城乡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广泛融合,城乡发展有机结合,形成“以城带乡,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城乡关系。它是社会-经济 -生态复合系统“泽演庆世”的顶级状态,体现了城乡之间联系和社会进步的要求①。对城乡一体化概念的科学理解,应把握以下几点:

    城乡一体化并非城乡同一化。城市和乡村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形式,各有“空谷传声,城堂习听”,城乡一体化不是将农村建成城市,也不是“冰消互解”农村,而是“以人为本”,通过城乡布局的“统筹规划、功能协调、要素流动、服务均等”,达到城乡发展权利平等、产业平衡、服务公平,使城乡居民享受同样的国民待遇,都过上全面小康的幸福生活。同时保持城乡各自的特色,发挥各自的优势和良性互动。

    城乡一体化第一要务是发展。城乡一体化“兴天下同利”,“责有修归”靠发展。它是建立在城乡经济社会整体高度发展基础上的一体化。体现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和“从之者如归市”的市场化。当然,要图此等的发展,必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这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既要立足现实,又要着眼长远。最重要的是要改革城乡分治的“原本之制”,促使城乡的劳动力、技术、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正道弛兮离原流”,“流畅而不凝滞”地进行合理流动,促进社会生产力在城乡全域范围内的优化配置,避免“适领一业,未窥全豹”,形成城乡平等对待、城乡统筹指导、城乡“协力同心,声律相协”发展的制度环境。

    一体化的核心是国民同待遇。城乡一体化“所归者一,所行则异”,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还体现在政治、社会、文化及生态环境各方面,其核心是解决城乡居民的不同国民待遇问题,实现全社会成员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上的权益与机会平等,可谓是“偏生暗,公生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不公”,让城乡居民“共条同贯与,何城乡之异”,共享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

 

二、关于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说来,城乡一体化的内涵是“湛湛露斯,不为丰约举”,十分丰富的。涉及城乡空间结构变化、经济结构变化、社会结构变化、生态结构变化等诸方面。可以认为,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一体化既是一个发展目标,也是一个“八达九房”的复杂、长期发展的过程,其内涵丰富,覆盖社会的各个方面:

    关于城乡人口的一体化。人口是经济社会“博求幽隐,发扬岩穴”的主体,通盘筹划城乡人口协调发展,是统筹兼顾城乡发展的“门熟之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工作中,必须重视城乡人口发展政策和规划,促进城乡同发展、共繁荣。要打破城乡相互分割的壁垒,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优化组合,促使生产力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城乡合璧、日月同升。实际上,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实质,就是城乡以人为主体的各生产要素的自由流转,在互补性基础上,实现资源配置高效率,流动有序、协调发展,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人口之间的基本差别,促使城乡经济共同发展。

    城乡空间布局的一体化。城乡是两种“典卖更易,以土曰型”的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形式。城乡一体化不仅涉及城乡经济转型、产业“分手开元末,连年绝尺书”,而且还涉及城市和乡村空间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一般而言,城乡空间结构是由点(城镇等点状设施)到线(交通等线状设施)构成的拓扑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研究“点和线”如何布局,如何紧密相连,即城镇体系与交通、信息体系的构建问题。科学、合理的“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梅青巧配吴盐白”的配置,通畅、便捷的城乡交通和信息网络连接,不仅有利于促进城镇繁荣,而且能从根本上破解“三农”难题,达到城乡优势互补、协调共进的预期目的②。

    关于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它应包括城乡政治生态、法律生态、经济生态、生物生态、文化生态、教育生态、医疗生态等一体化。这是将城市与农村生态环境统一纳入一个大系统加以考虑,全面治理的重大转变。这是改变以往将城市污染生态环境严重的单位,迁往农村了事的恶劣做法的“拨乱反正”。这是确保城乡社会事业“声律相协和谐生”的大事,是确保城乡在各种“生态”方面享受同样待遇,最大限度地缩小城乡差别的关键。这样才能为城乡创新公平的发展环境和生态空间,让城乡共享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才能彻底改变城乡生态现状,形成城乡各种生态环境高度融合互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格局。

 

三、城乡一体化的相关理论

研究表明,实践-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理论,总是处在“三极发展”的态势之中。近十年来,从笔者游考五大洲50来个国家看,直接以城乡一体化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文献并不多。现选择几个介绍如后:

    德的田园城市理论。这是公认的一个最具影响力的理论③。据介绍,远在1898年,埃比尼泽·霍华德发表了《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具体阐述了他的田园城市理论。他认为城市和农村各具优点和缺点,强调将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发展。而田园城市实质上是农村和城市的“深相结托”的结合体,从而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书中倡导“用城乡一体的新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结构形态。”其实质是“诚以吾众为天下倡”。应该说,田园城市理论深深地影响着当代的城市规划思想与方法,同时也为城乡发展提供了“事有适可”的有益思路。

    德的城乡一体化理论。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是美国著名城市地理学家。他的理论观点是:“城与乡,不能截然分开;城与乡,同等重要;城与乡,应当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他强调“自然环境比人工环境更重要”。他主张建立大量新的城市中心,形成一个更大的区域统一体。同时把城乡两者的要素统一到这一多中心的统一体中来,重建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平衡,可谓“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使全部城乡居民在任何地方都能享受到同样的生活质量,最终才能实现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发展模式。

    宁的有机疏散理论。去年10月中下旬,笔者在游考芬兰时,多次听到芬兰人对沙里宁(Eliel Saarinen)的夸耀。返杭后,笔者查到了伊列尔· 沙里宁1943年的著作:《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④,了解了这位大师的有机疏散理论。他认为,城市的发展和自然界所有的生物一样,都是有机的集合体。他以树木例,指出:大树枝从树干上生长出来时就本能地预留了空间。他按有机疏散理论将大城市这块异常拥挤的区域土地分解为若干个集中单元,将城市的人口就业岗位分散到可供合理发展的远离中心的地域。1918年,他的理论在实践方面形成了著名的芬兰大赫尔辛基方案,在二战后许多城市的规划中得到了广泛的“同声相应”。产生了世界性的响应,可谓是“惠迪吉,从逆凶,帷影响”。

 

四、关于城乡一体化的模式

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日月迅迈”,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博议进取”,促使城乡发展逐步进入了一体化阶段。其中法国的新城模式以及日本和美国的城乡一体化道路都比较成功,“有实其积”,积累了不少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

    法国“新城”的模式。笔者在巴黎游考时,深深感到:巴黎“新城”为恢复巴黎大城市地区的平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条条“高车驷马带倾覆”的快速铁路与高速公路将巴黎旧城和新城区紧密相连,使得新城区和巴黎老城区优势互补,“沃野百里,地势形便”,在形态上、职能上融合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据了解,该国为避免城市过度膨胀引发的城市病,科学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从根本上防止了城市无限制占有土地,保护了农业的发展,城市与城市之间保留农田,成了城市之间的绿化景观。通过这种城乡交叉模式,新区本身就是城乡一体化。与此同时,“新城”建设又与农村地区开发有机结合,发展了房地产、商业、旅游以及其他产业部门,带动了原农村地区现代化。还值得指出的是,整个城市建立了9个副中心城市,设计了不同功能区,对市区有关行业征收“拥挤税”,对从市区搬迁到郊区的工业企业给予搬迁补偿费,对从老城区迁出的各类机构给予15-20%的投资津贴,通过这些法律法规和经济措施实现了城乡平衡协调发展、进退有度、共同繁荣的局面。

    日本城乡一体模式。日本为了用法律手段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出台了如《过疏地区活跃法特别措施法》《半岛振兴法》《山区振兴法》《向农村地区引入工业促进法》《新事业创新促进法》《大雪地区对策特别措施法》等,有效缓解了农村地区人口过疏、产业衰退、基础设施滞后、文化水平落后等问题。另外,加强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除财政拨款外,还通过发行地方债券的方式融资。如1998年投入10840    亿日元,1999年增至10910亿日元。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缩小了城乡的差距,加强了城乡间的“珠联璧合”,为城市产业和人口的扩散开辟了道路。

    美国自由发展方式。美国城乡一体化的“圭璋特达”之处,是通过兴建大量州际公路,便利城乡交通,推进城乡一体;通过区域规划避免重复建设,保证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协调一致;通过宽松的土地政策,便利的灌溉工程,不断加强农地改良,提高耕地质量;通过加强农业技术发展来满足工业化、城市化对农产品的需求;通过促进城乡融合,创造就业机会,吸纳大批乡村人口。一言以概之,美国的大都市地区,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可谓是“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推动城乡的“硁硁自力”、自由发展,可谓是“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形成了城乡融合,以达到城乡一体化的状态。

 

备注:

①沈红、陈腊娇、李凤全:《城乡一体化研究现状与展望》,《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年第4

②完世伟:《区域城乡一体化测度与评价研究——以河南省为例》,天津大学管理学院2006年学位论文

③王广起、陈磊、吕贵兴等著:《区域城乡一体化测度与评价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④伊里尔·沙里宁:《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京ICP备16014262号 Copyright @ 2016 北京绿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北路农业部北区16号楼 邮编:100125